9月21日,棉花所在沧州市海兴县组织召开了“滨海盐碱棉田改良与微生物菌剂治理技术现场观摩会”。会议邀请北京林业大学李召虎教授,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陈常兵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田晓莉教授、李芳军副教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吴慧玲副研究员,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刘连涛教授、张永江教授等专家参会,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张强副院长,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马平研究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张建宏所长、祁虹副所长等20余人参加会议。
团队成员介绍了海兴示范基地盐碱地改良现状,汇报了滨海盐碱棉田改良与微生物菌剂治理技术的实施情况,技术核心示范区种植棉花新品种冀棉262,采用秸秆深翻还田、坑塘集雨冬灌、起垄覆膜沟播等技术,并增施微生物土壤改良菌剂。专家对示范区现场田间检测表明,示范区棉花籽棉产量较对照增加19.8%。与会专家领导实地考察了海兴农场示范区和海兴县盛农农机专业合作社技术示范区,与相关人员进行了交流;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与会专家针对滨海盐碱地改良技术及微生物菌剂创制应用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对滨海盐碱棉田改良与微生物菌剂治理技术在海兴示范基地的应用给予了充分肯定。
张强副院长在交流发言中指出,棉花作为盐碱地改良的“先锋作物”,既耐盐碱又能改良土壤,是实现“以种适地”和“以地适种”相结合的重要载体。我院棉花所长期聚焦盐碱地植棉技术攻关,近年来在抗逆品种选育、轻简化栽培、微生物修复等方面取得系列突破,为我省环渤海盐碱地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